昨天回到家,終於看完日劇「料理仙姬」,也第一次看到柴魚的製作過程,哇~太新奇了~從來不知道柴魚片是這樣來的!

然後還瞭解到最高級的柴魚(還是要說鰹節?)是必須經過發霉程序,
花快一年(?)時間做出來的本枯節,就跟枯木一樣,真是有趣!然後柴魚片就是把這根「枯木」放在一個像刨刀的箱子上刨出來的....



看完日劇後去估狗一下,發現這個網站介紹很詳細,也進一步瞭解為什麼
片中的人會說荒節有潮味了~以下是這個網站的節錄資訊:


都是黴菌幹的好事(二) -- 最高級的柴魚「本枯節」

發霉的食物通常是不能吃了,可是世界上有一些食品卻是要靠黴菌故意讓它發霉來加工。日本料理有一個靈魂角色--「鰹節(Katsuobushi)」,也就是我們說的柴魚;最高級的鰹節--「本枯節(Hongarebushi)」就是要經過發霉處理的食品之一。鰹節廣泛運用在許多日本料理中,可說是日本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;比如最主要的日式高湯(Dashi)就是以鰹節和昆布煮出來的,還有Tsuyu醬汁也要用到鰹節。

鰹節的歷史

日本人很早就知道運用鰹魚的美味在料理上。公元701年朝廷制定的「大寶律令」中已有「堅魚煎汁」的記載。平安時代公元927年醍醐天皇下令編纂的「延喜式」中,有駿河國(今靜岡縣的一部分)燒津浦地區以「堅魚」、「煮堅魚」、「堅魚煎汁」當做貢租的記錄。當時之所以會稱為堅魚是因為鰹魚乾燥後會變得很堅硬;堅魚煎汁應該是蒸煮鰹魚時所得到的精華汁液。現代使用的鰹節據考證是始於江戶時代;有個說法是1704年時,因為四國土佐(今高知縣)持續盛產鰹魚,紀伊(今和歌山縣)一位叫做甚太郎的漁夫想出了「燻乾法」來處理過剩的鰹魚,成為今日鰹節的起源;再經過近三百年的改良演變成現在的製法。

 

鰹節的製作

1. 捕魚:鰹魚是迴游魚類,在每年春夏之際乘著黑潮北上到日本近海。日本以「一本釣」或「卷網」方式捕捉鰹魚。(右圖是準備進行處理的生鰹魚。)

2. 生切:生的鰹魚去掉頭和內臟,然後將魚肉切成適當的大小。3.5~4公斤以下的鰹魚就製成「龜節」,在這重量以上的就製成「本節」。龜節的切法是分割為三片(兩片肉和一片骨);本節則還要把兩片肉沿體側中央的「血合」切成長條狀。生切是決定完成品形狀的重要作業。

3. 煮熟:把切好的鰹魚肉小心地排列在金屬籠中,然後放到大鍋中,以90°C的熱水煮一至兩小時。經過這個程序,可以防止腐敗還有讓魚肉凝固。

4. 拔刺:煮好的魚肉放到水槽中,開始拔刺作業。在這裡會剝去三分之二的皮,還有除掉皮下脂肪和雜質,然後把魚刺拔除。完成這個階段的半成品叫「Namari節」。

5. 焙乾:把Namari節以煙燻方式加以乾燥的作業。燃燒橡木、櫟木等堅實的木材產生熱和煙,用以烘焙Namari節,讓節內的水分蒸發掉。進行一次焙乾的話,就會從節的表面除去一些水分,然後讓它冷卻到常溫放一晚,節內部的水分就會擴散到表面。如此要反覆進行6到15次,節內的水分會降到30%以下。經過這個程序,會賦予鰹節煙燻香味、防止脂肪酸化,以及防止腐敗。完成這個階段就是「荒節(Arabushi)」,荒節表面會附著一層焦油。

6. 削除:完成的荒節日曬一天後,在冷暗的地方放置數天,如此表面會含著一些濕氣,就可以進行削除表面焦油的部分。這同時也是修整鰹節形狀的工作,可以看出製作師傅的功力。削除完畢的鰹節就是「裸節(Hadakabushi)」,呈現棕紅色。在江戶時代前期,長霉製法還沒開發出來之前的鰹節就是裸節。

7. 長霉:終於到了製作本枯節的最後工程。首先,將裸節日曬數天;然後把裸節放到容易長霉的房間(Muro)裡,等待長出優質霉;第一次長的霉稱為「一番霉」。長霉後拿出來曬兩天太陽,然後擦去霉再放到房間裡長霉。如此反覆進行約3~5次,水分會降到20%以下,這種長霉的狀態就稱為「本枯(Hongare)」。這個作業的用意是用霉分解鰹節的脂肪,提升鰹節的香味,用來做高湯的話湯汁也會比較澄澈;另外可以保存更久。完成品的本枯節重量只剩原來那條魚的六分之一;從生切到完全本枯節要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!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工程。


來源:阿德札記
http://leeader.brinkster.net/food/katsuobushi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薄荷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